人民日報官微用看起來萌萌噠,實際上夾槍帶棒的語氣,發(fā)文批趙本山已經(jīng)背離主流文化,這無疑是在已經(jīng)是非纏身的趙本山頭上又加了一頂緊箍咒。雖然說被抓、家里搜出20噸黃金的傳言已經(jīng)被各方否認為謠言,但接連缺席三級文藝座談會又讓一切傳聞向不妙的方向靠攏,現(xiàn)在誰也說不清他將會有怎樣的收場。
政治風云的變幻莫測不是我等小民能夠推斷出來的,真有一天,趙本山“倒臺”,證實了那些傳言的存在,那也一點都不奇怪。若說他有,我便相信他有。只是我們無需過分陰謀化趙本山,他只是被命運推著走到了這一步。
從1990年趙本山登上春晚舞臺,除了1994年沒有參加,他連續(xù)20年都在這個舞臺上和大家共度除夕。好笑不好笑單說,他所演出的小品每年都能提供出新一年的流行語,什么“沒病走兩步”、“給你點陽光你就燦爛”、“小樣兒,脫了馬甲,我照樣認識你”、“緣分啊緣分”、“我這心拔涼拔涼地!”、“你太有才了”等等,都能風靡一時,人人活學活用。
那時候,說他是人民藝術(shù)家絕對當之無愧,在演藝圈也絕對算得上是風頭無兩。這之后,他開始收徒、辦學校、圈地、結(jié)交名流權(quán)貴,用人民日報官微來說就是,“一夜之間,大家忽然意識到,那個在臺上插科打諢的東北老大爺,掙了許多錢,買上了飛機,娶上了年輕媳婦,有了漂亮的女兒,收下了許多跪拜的徒弟,認識了好多牛牛噠領(lǐng)導(dǎo),多出了好幾層神秘感,當上了一個霸道總裁,走上了人生的巔峰!”
這對一個苦出身的人來說,肯定是做夢也想不到的結(jié)局。
趙本山是徹頭徹尾的農(nóng)民出身,還是農(nóng)村中最貧窮最不幸的那種農(nóng)民家庭。5歲的時候母親就去世了,10歲時父親離開到了北大荒,他靠吃鄰居的百家飯、穿鄰居的百家衣長大。他有天賦,喜好吹拉彈唱,模仿能力極強,但這樣的人在農(nóng)村并不受歡迎,人們管這種頭腦靈活,不安分勞作的人為“二流子”,因為他們的理想和追求與周邊的人差距太大,而顯得與現(xiàn)實格格不入。
人在底層,仰望世界,愿望都渺小。曾經(jīng)趙本山坐鄉(xiāng)里的拖拉機到縣城看一場二人轉(zhuǎn),已經(jīng)是最大的享受,“跟過節(jié)似的,老興奮了。”后來在電視劇《劉老根》中扮演“大辣椒”的李靜就是他心目中的偶像,他自己和別人都沒有想到,有一天他居然能成為比自己當年的偶像還要紅上百倍千倍的明星。
趙本山的藝術(shù)生涯是從田間地頭發(fā)展起來的,先是進入公社文藝宣傳隊,然后到了縣劇團,1986年進入鐵嶺民間藝術(shù)團。戶口和關(guān)系進了城,他已經(jīng)完成了人生之中最重要的一次飛躍。1987年,他人生之中的又一次重要機遇出現(xiàn),姜昆把趙本山的演出錄像帶捎給了春晚劇組,隨后,春晚劇組首次邀請他赴京面談。為此趙本山專門帶了10瓶茅臺酒進京,結(jié)果兩眼一抹黑,不知道送給誰,郁悶之下,自己全都喝了。喝完之后,落寞的回到東北。第二年再嘗試一次,又因為語言的問題被導(dǎo)演拿下,直到1990年小品《相親》在央視春晚亮相,33歲的趙本山從此成為中國最受歡迎的喜劇明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