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們所知道的羋月并不是姓:羋,那么為什么我們要稱呼他為羋月呢?是因為羋月的名字是根據(jù)秦始皇兵馬俑上的殘字“羋月”和出土阿房宮筒瓦上秦惠文王妃子“羋月”的合體陶文而來的。那么羋月到底是哪個國家的人呢,我認(rèn)為應(yīng)該說先是楚國人,然后變成了秦國人。為什么呢,看下文講述。
首先羋月是戰(zhàn)國時期楚國國君楚威王最寵愛的小公主,后來楚威王死后地位瞬間一落千丈,羋月的母親向氏被楚威王的王后驅(qū)逐出王宮。羋月和他的弟弟羋戎經(jīng)歷了一次次的災(zāi)難和危機。后來被迫成為嫡公主羋姝的陪嫁媵侍遠嫁秦國。后來嫡公主羋姝當(dāng)上了秦國的王后,而羋月不得已成為妃子。這也是羋月政治身涯的開始。
羋月成為惠文王的妃子,史稱羋八子(秦國后宮分八級:皇后、夫人、美人、良人、八子、七子、長使、少使),有此可見羋月的品級不高。此時并不得勢,在秦惠王死后,由秦惠王王后的兒子,也就是秦惠王的嫡長子繼承為秦國國君,也就是歷史上死法最窩囊的國君秦武王。而羋月的兒子則成了犧牲品,被送往燕國做人質(zhì),隨時都有被撕票的可能。而后秦武王被大鼎砸死,經(jīng)過一系列的政治斗爭,最終打敗了秦惠王王后一黨以及自己同父同母的親弟弟,最終得以確立為秦國新的國君,是為秦昭襄王,而作為國君的母羋月自然開啟了人生的上坡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