問答
位置:發(fā)型站 > 名人資料 >

中國學子何江哈佛演講這是哈佛給予最高榮譽

何江父母是誰媽媽曾獻華爸爸何畢資料

來源:發(fā)型站時間:2016-05-27 13:35責編:網(wǎng)站小編

  會養(yǎng)豬的父母,會讀書的兒郎

  5月26日,寧鄉(xiāng)縣壩塘鎮(zhèn)停鐘新村,相比較鄰居的高墻大院,何江家沒有圍墻的粉色小樓很不起眼。早上9時,何江的媽媽曾獻華打開微信跟兒子視頻聊天:“江啊,不緊張吧?”

  “還好咯,今天要早點休息,明天四五點鐘就要起來準備噠。”哈佛博士的寧鄉(xiāng)話依舊很標準。此時的波士頓已是深夜了,何江在做最后的演講練習。

  “去美國后人還胖了。”曾獻華滿意地掛斷視頻。在父母眼里,何江沒有太多的變化,離開寧鄉(xiāng)求學11年,口音依舊。

  何江是村里第一個考上重點大學的人,也是第一個念書念到美國去了的人,他的弟弟今年也碩士畢業(yè)了。

  “村里就我屋里兩個研究生。我們鄉(xiāng)里土話講,養(yǎng)兒不讀書,不如養(yǎng)頭豬。”何江父親何畢成說。

  何畢成高中文化,算是農(nóng)村知識分子,比一般農(nóng)民要有見識。何畢成懷念上世紀90年代,那時大家都夸寧鄉(xiāng)人會讀書,人們并不那么羨慕當官發(fā)財?shù),卻特別羨慕會讀書能考上名校的。在鄉(xiāng)里,會讀書的孩子往往是一個村子的榜樣,有著莫大的榮耀。

  到了新世紀,讀書漸漸不像過去那么“高貴”了,但何畢成依舊有“萬般皆下品、惟有讀書高”的執(zhí)念。

  何江小時候,何家每年都要種20畝水稻,喂三四頭母豬、十幾頭肉豬,兩兄弟從小跟著扯豬草、搞“雙搶”。何畢成喂豬很用心,那些年硬是靠著喂豬種田把孩子的學費都掙齊了。

  “他們兄弟都曉得,爸爸媽媽尋錢(賺錢)不容易,他們不講究吃穿,有書讀就滿足了。”曾獻華說。再怎么辛苦,何家也沒讓兄弟兩個成為“留守兒童”,一家人的生活清貧卻完整。

  村里也有人說話不好聽的,說讀了研究生又怎樣,還不一定找個好工作呢,不一定賺到買房錢呢。其實,從何江大二開始,就不再需要家里給錢,他每年都可以拿到獎學金,并且在外勤工儉學,每個月還有錢寄回家里補貼家用。

  “我崽懂事、孝順。”曾獻華笑容舒暢。

相關(guān)推薦

網(wǎng)友評論